文/沈豪挺
2017年我加入望見書間,一家位於桃園後站的東南亞獨立書店,這家書店有兩個任務,一方面希望書店的空間就像移工的客廳,讓來自東南亞的移工朋友假日的時候有一個自在的休閒空間。另一方面則是以桃園後站的東南亞街區為基地,透過各種有趣的活動,讓臺灣民眾透過街區來認識東南亞移工及其文化,其中街區導覽或者小旅行,應是能夠讓各種年齡層與背景的民眾快速認識東南亞街區的方式,而從2017年至今,我與團隊透過對街區扎實的田野調查,所規劃或帶領的導覽超過50場以上,參與的民眾從年長的爺爺奶奶到小學生都有,這篇文章我想分享如何設計導覽活動,來參與的人能夠對於這條街區更多一些認識,甚至打破對於移工的既定印象。
桃園後站東南亞街區主要範圍從桃園後火車站出來,正前方的延平路及與之垂直的大林路與建國路(如圖),這三條街大約有50家左右的東南亞店家,主要是越南、印尼與泰國等三國的新住民所開設,店家類型包含餐廳、小超市、匯款行、服飾店等。關於導覽內容的規劃,過去我與團隊夥伴有嘗試不同類型的設計,如新住民媽媽帶路的社區小旅行,或曾與商業週刊合作,強調「不搭飛機遊東南亞」的娛樂體驗行程。而近年來隨著我自身對於地方探究教學的方向越來越篤定,導覽行程設計也更趨向以教育作為核心,希望導覽除了有趣之外,能融入更多知識性的元素,讓來參與的民眾,可以對這條街區有多一些的理解。也希望若來參與的人是中小學老師,透過導覽也可以讓他們多一些教學上的靈感。
在這個目標下,整個導覽開頭,我會以前站作為起始點,先從桃園城市與東南亞街區發展的脈絡談起,如前後站的不均衡發展、後站東南亞街區形成與變遷等等,接下來帶著參與者走行走地下道,感受過去桃園市民如何將破損不堪的地下道與桃園後站充滿陌生異國文化的街區印象作連結,而產生「租借」、「外勞佔領區」等負面印象。
當參與者從後站出來後,接下來的行程安排盡量讓參與者走入店家,盡量呈現更多店主人的生命故事,與東南亞文化/移工與店主人之間的連結。舉例來說,我最常帶參與者走入的店家乃位於望見書間樓下的蘭娜莎莉印尼餐廳(如圖),這間開業超過二十年的印尼小吃店,它的存在等同於見證桃園後站變遷的軌跡。而他自助餐的消費模式,則是讓參與者能夠打開更多五感體驗的場域,許多在台灣相當少見的食材,都可以在自助餐檯看見,透過視覺、嗅覺與味覺來認識印尼。而健談熱心的老闆娘,更是最佳的解說員,她能夠分享開店的經驗,及她與移工之間許多有趣感人的小故事。由店家主人分享自身的生命歷程,除了分享知識之外,也讓參與者與在地店家有更多的互動,拉近參與者與東南亞街區之間的距離。
當我們瀏覽過3-4個店家之後,最後我會帶大家走入東南亞小超市,作為整個導覽的最終站。小超市往往是每次活動參與者,最喜歡的一個空間,店內所販賣越印泰菲四種東南亞的零食與日常用品,對民眾而言往往是感到陌生新鮮,有著探險的樂趣。而對我而言,小超市的每項商品都是向參與者展示各種東南亞日常生活文化的物件,例如印尼Batik的蠟染文化,越南米紙多樣的料理方式,以及檸檬葉、南薑等泰式酸辣湯的香料特徵,都是透過店內的商品能夠分享的題材,而小超市作為最終站,也方便參與者能夠購買這一趟旅程中感到好奇的商品,延續小旅行的記憶。
為時大約1.5小時的導覽活動,是讓參與者認識東南亞街區最有效率的方式,透過導覽員的介紹,參與者能初步認識對於整個東南亞街區歷史變遷與整體脈絡,也可以走進店家聆聽店老闆的故事與體驗異國文化的空間,同時也能藉由視覺、嗅覺、味覺與觸覺等多重感官接觸東南亞的食材、香料,及其背後的文化。這對於想要以東南亞街區作為探究目標的老師與學生而言,可以提供基礎的認識。另外,經常有學員說,若不是導覽,作為桃園人卻從未走入這個他幾乎天天經過的店家,這些回應達到了舉辦這些導覽的初衷,讓參與者對於這個街區多一些好奇與認識。
從以上描述,可以看到我的導覽設計中,包含了幾個特徵,首先,導覽內容不僅是文化歷史的講述,而是結合社會科學現有的相關研究,讓這些內容有些理論上的意義,讓老師們擷取素材時能較容易融入課程。再者,我的角色除了講述者,也像洪震宇所謂「帶路人」(註),若情況許可,在幾個環節我會邀請店家主人分享,這樣的方式往往更能打動參與者;第三,整個環節我會考慮參與者的情緒曲線,包含每個定點不宜太久,五感的元素穿插出現,甚至適時安排一些小驚喜,讓整個過程更具趣味性。透過這些安排,我想更能符合教師或學生的需求,讓他們能在輕鬆有趣的過程中,得到他們所需的資訊以及一些靈感。
註:關於洪震宇對於導覽的詮釋,可參考《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