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豪挺
2018年我與彥鋒加入由暨南大學李美賢老師所主持的SEAT南方時驗室,這個計畫主要是希望透過各種東南亞文化活動,讓東協廣場擺脫「危險」、「問題」、「髒亂」等負面的既定印象,成為社會大眾、學校師生認識東南亞文化的教育場域。也讓我們增加設計東南亞文化體驗活動的經驗。
在2020年,SEAT南方時驗室加入了由台中市教育局主辦的「優遊台中學」,這個活動目的是希望提供臺中地區高中學生多元的學習內容,探索自身的興趣,為之後讀大學作準備。當時接到這個任務,在思考如何設計課程時,洪震宇的《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給了我靈感,這本書是談如何挖掘地方的元素,發展出具在地特色的小旅行活動。儘管這個方式是提供給在地工作者實務上的建議,但我想若把這套流程設計成一個課程,是能讓高中同學短時間快速認識東南亞族裔街區的一個好方法,於是便有「東協廣場遊程體驗與誕生導覽路線」這個一天的課程。
在這門課程中,我的規劃是先從導覽開始,讓同學們對於整個東協廣場有著基本的認識,接下來設計兩個觀察東協廣場的活動,讓同學自行觀察、接觸東協廣場的各項事物,找出自己覺得好奇有趣的內容,最後再把這些觀察重新規劃成導覽活動,以下就分別介紹各項課程活動安排。
如同前述,課程一開始會讓同學認識整個東協廣場內外部空間,也會介紹東協廣場整個歷史脈絡。在導覽結束後,接下來的課程便是讓同學開始以設計導覽遊程為目標進行調查。首先我給同學的任務為「脈絡之內」的調查,也就是讓同學回憶剛剛導覽的內容去找尋覺得可以讓遊程更豐富的導覽素材。在此部分我提供給同學兩個架構,其一為地方資源調查常見的人文地景產的分類,如下表(註):
其二則借用了《體驗行銷》的元素,包含感官、情感、思考等3項元素,感官意指東協廣場能夠讓參與者體驗的五感元素,情感則是市場內能夠引起參與者情緒的元素,可能是歡樂、悲傷等;思考則是能讓參與者帶來更多反思的元素。當解說完這兩項調查框架後,就讓同學在東協廣場周遭進行調查,尋找可作為小旅行的素材。以下是同學們調查的情形:
經過導覽與第一輪的實地探訪,同學們對於東協廣場已經有更多的瞭解,也蒐集了許多有趣的素材,接下來為了讓同學更深化對於東協廣場的理解,同時開啟想像力,我採用了「路上觀察學」作為架構,讓同學嘗試去創造「脈絡之外」的體驗設計。路上觀察學源自於為192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學建築系教授今和次郎所發展的考現學,由於1923年東京發生大地震,今和次郎在協助都市重建的過程中,觀察人們在重建的過程中的日常生活細節,並把這些細節蒐集,成為創作的素材,這個觀察的過程他借用了過去考古學的概念把它稱之為「考現學」。1970年代藝術家赤瀨川原平和建築師藤森照信承接這樣的概念,倡導人們透過觀察去找尋人們生活的痕跡,不強調有用,而著重在自身發掘的樂趣,這種「無用之用」的事物,稱為「湯馬森」(註2)。舉例來說,在下圖是位於東協廣場的小超市CLC,但招牌看起來卻像一個人臉的形狀,兩個C是眼睛,L則是鼻子,下方的英文是嘴巴。而「湯馬森」、「考現學」等概念集合起來,即所謂的「路上觀察學」。
當同學們完成「脈絡之內與之外」的觀察之後,接下來便要求同學將這些元素整合至先前聆聽的導覽內容,完成「導覽遊程再設計」的目標,在下表中可以看到某組同學完成的導覽遊程,從遊程中可看到導覽流程中加入了五感的元素,而這些元素同時也包含每段導覽預計表達的重點與知識,透過這個過程可以讓同學們對於整個東協廣場的特徵重新梳理,更加理解東南亞族裔地景的特徵。
這個教案經過多次操作後,已相當成熟,每次進行均有不錯的反映,而且此課程並不限於東協廣場才能執行,在東南亞街區或是其它地點皆能透過這個模組讓參與者利用半天至一天的時間藉由觀察快速認識此場域,相當適合作為場域探究的暖身或入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