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豪挺
有關課程提問設計,我參照焦點討論法做為課程進行的基礎,在依實際授課需求微調。焦點討論法為加拿大文化事業學會(ICA)所開發的一種借助提問推動深入思考、學習及團隊溝通的討論方法,該方法主張提問必須以四個層次依序進行提問,方能促進深入思考與學習,其中包含:1.客觀性層面:觀察、描述客觀事實;2.反應性層面:詢問反應感受;3.詮釋性層面:詮釋意義價值;4.決定性層面:採取行動。
依據我過去的授課經驗,焦點討論法的提問邏輯能夠讓教師更清楚瞭解學生的思維,也能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分析個案,避免討論過程過於發散難以聚焦。以「族裔經濟」的個案而言,在「客觀性層次」的部分,我請學生閱讀店主為新住民與台灣人的兩個案例,並讓同學比較兩者的差異,由於閱讀與討論均是在課堂中舉行,受限於閱讀時間,我會提供同學比較的參考架構,包含店主身份、開店動機、資金來源、與員工組成幾個項目,同時會使用Jamboard,請同學把已預先做好,但是隨機擺放的便利貼放到兩個個案相對應的位置。
在此一階段,我沒有提供關於「文化經濟」與「族裔經濟」的任何資訊,僅是要同學從文本中描述比較兩個個案的差異,而當同學整理出兩類的差異時,透過對比已經能得出「文化經濟」與「族裔經濟」的大致特徵,這時我再進一步說明這兩個概念的基本定義與例子。讓同學在缺少理論框架的情況先閱讀文本,再建構知識的程序,一方面能讓同學對於文本的閱讀更為深刻,以避免聚焦在與理論框架相關的內容,同時也能讓學生對於這兩個概念的認知能夠更為強化。
在客觀性層次的問題討論後,接下來我說明「文化經濟」與「族裔經濟」兩類的理論意涵,並請同學以這兩個概念來分析個案,同時嘗試將先前的對比的資料,以理論來解釋。當同學理解兩種理論的意涵時,能對文本有更深入一層的分析,舉例來說,兩種店家在處理料理口味時,態度與作法便有很大的不同,對於新住民店家而言,新住民店主人在意口味的「道地」與否,因為這涉及了店主人對於自身族裔的認同,以及反映了婚姻移民在台灣的處境;而對於台灣人所開設的店家,便純粹是追求利潤考量,所謂的「道地」,僅止於販賣異國風情,呈現「熟悉的陌生感」。當課程進行至此時,同學們多數以能掌握兩種族裔餐廳的差異與理論概念的論點。
以上大略描述如何利用個案教學法授課,依據我的現場觀察與學生初步的意見回饋,可以看到個案討論法能夠讓同學短暫進入筆者所建構虛擬場域,並思考個案中的角色所遭遇的情境,從中思考與詮釋個案行為的理論意涵,進而掌握這門課程中的各項理論概念。而課程進行過程中,同學間的互教互學的成效會比僅依賴教師單向講授更有成效,同時也讓同學對於課堂的參與意願更為提高。而當小組討論進行時,教師的角色會由講授者轉變為引導者,教師可至各組觀察每一小組的討論情況,若小組討論有卡關的情形時,教師可針對問題提出解答。另一方面,教師在觀察每一組進度的同時,也可以初步瞭解每一小組的討論的答案,在進行全班討論時,腦海中可初步安排每一組回答的順序,讓討論能更有層次。
而我採取個案教學法後也曾遭遇過幾類型的問題,首先,每位同學對於問題理解的速度有所差異,會導致不同小組討論的速度不同。舉例來說,部分小組由於組員具備較多的先備知識,或是領悟力較高,在面對同一個問題,他們也許可以在6-7分鐘左右已掌握初步的觀點,而其它的小組可能還在文本解讀的階段,而面對此一情形,如何拿捏討論的時間便是一門學問,以我過去的經驗,會依據進度快的組別所提出的觀點,給予更進一步的問題讓該組思考討論,以避免小組學習士氣的潰散。
另外,我以個案教學法運用在不同類型的班級,其效果也有很大的差異,簡單來說,若運用在一般系所時,通常會得到比較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包含小組成員彼此較為熟識,且同學通常較為積極爭取表現。若運用於通識課程,則學生的組成會非常影響學習成效,同一套教材教法,效果卻時好時壞,關於這部分我想用另一篇專文,來談談我這幾年在通識課採用互動教學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