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豪挺
我與地方創生的緣分,開始的相當的早,大約2002年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中時集團旗下的活動公關公司,主要業務即是承辦全台灣各地方政府的藝術節慶活動,雖然那時並沒有地方創生這個詞彙,但某種程度上概念相當接近,當時我曾在苗栗、彰化、澎湖與金門等地方蹲點,去發掘在地資源,規劃相關活動。
2018年政府因應高齡化少子化趨勢,開始推動地方創生。因應這股趨勢,我也在學校開設了「脈絡洞察與地方創生」這門課程,坦白說開這門課程當然也有搶佔市場的意味,但是這個領域確實是我好奇且有把握的議題。我對於這門課程的想像是結合了「地方創生」與「設計思考」兩個範疇,一方面想讓同學瞭解關於前者的關鍵議題,二方面同樣以使用者為中心,透過導入設計思考的相關工具,讓同學找出解決某個地方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並產生解決方案。
在議題的部分,我將課程定調在面對台灣愈趨嚴重的高齡化少子化現象,如何讓偏遠地區得以復甦,而埔里這個小鎮,正是操作這個議題相當適切的場域。而關於「地方創生」的內涵,我是採用林承毅所提出的概念:
地方經營者是由商業營利驅動,在乎現實利益與生存,社區營造者是由文化認同驅動,在意對於土地與故鄉的情感,這兩種加總起來,才屬於兼顧理想與現實的「地方創生」。
在這個前提下,課程內容從兩個架構著手,在社區營造的部分,我透過「文化轉譯」、「社區劇場」與「仕紳化」幾個概念與案例來討論社區如何動員與凝聚社區意識。「文化轉譯」我以楊弘任老師的經典著作「社區如何動起來」做為教材,這是談社區營造議題相當重要的一本書,其中提到「文化轉譯」如何促成外部新的社會想像與在地居民的實作融合;「社區劇場」我則以台灣差事劇團與新加坡戲劇盒的論壇劇場相互參照;「仕紳化」我以美國、香港與台灣等案例來討論地區追求經濟發展對於原有住民的傷害,以及當「交換價值」超越「使用價值」時所帶來的危害。
關於「地方經營」的部分,我則討論「資源籌措」、「打造觀光城鄉」、「地方刊物」等案例,「資源籌措」的部分我從木下齊的「補助金是毒藥」談起,接著以我自己過去經營望見書間的經驗為例,說明如何籌措資源;「觀光城鄉」則是透過「主題樂園型」與「深入在地型」兩種觀光模式,來討論其利弊與差異;「社區刊物」我則引用了日本、馬來西亞與台灣的各種案例,分析這樣的媒介如何具備賦權社區居民且兼顧商業利益的可能性。
在「設計思考」部分,我將課名取為「脈絡洞察」,即是希望同學調查能掌握負責區域的脈絡,並為某類特定族群思考解決方案。在這個環節分別帶入「資源調查」、「方法目的鏈」、「價值主張適配圖」、「商業模式圖」與「利害關係人地圖」等幾項工具。
這幾項工具的安排是與學生的學期作業綁在一起,在我的規劃,期中作業先要求同學分組以「里」為單位,去蒐集該區「人文地景產」等相關資源,先建立對於該里的基本認識。接下來則是以特定對象為目標透過「「方法目的鏈」去找出目標對象的需求與價值,並以整合里的資源特性,思考解決方案。而後面三項工具則是希望同學能思考這個解決方案是否與目標對象的需求適配,若要發展商業模式還需要什麼要素,以及推動方案時如何去平衡在地不同的關係人。
這樣的作業設計,同學們必須訪問兩種受訪者,其一屬於地方的耆老、頭人或產業業主,如鄰里長、店主人等,去瞭解地方的特點、狀況;其二則是要訪談設計解決方案的目標對象,可能是這個里的潛在消費者,或該里的住民。如此安排是要讓同學站在地方頭人(如里長)或業主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潛在消費者或住民的需求。但一開始開課時,經常遭遇同學們搞不清楚兩種受訪者的差異,以致出現所產生的解方是以地方頭人或業主的需求出發,比如說有同學訪談完業主後,提出讓店家生意更好的行銷方案,認為這是解決了受訪者的問題,卻沒有思考所提的行銷方案是針對何種目標客群。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爾後幾次開課,除了同學進入「里」之前調查時,要再三提醒同學需留意的相關細節,並檢視同學所寫的訪綱,以確保同學們找對人與問對問題。另一方面,我也準備了幾份目標對象的人物訪談資料,包含了「人類學家」、「親子」、「長輩里民旅遊」、「在地長者」等幾種類型,當同學們訪問資料不夠豐富,不足以分析時,便隨機給予同學某種類型的人物作為分析對象。如此的作法,雖然同學無法親身取得訪談資料,缺少了更直接的感受,但至少同學們能依循我所規劃的作業架構去完成內容,同樣能夠體會「挖掘在地脈絡,並為某類特定族群思考解決方案」的目標。
這門課程幾學期開設下來,若以讓學生體驗與認識特定議題的角度來看,應該算是有達到目標,在課程中,學生會實際接觸埔里在地環境與發掘問題,同時運用設計思考的工具去整合在地資源與發想方案。然而,能否讓同學走的更深一些,卻還有很多的調整的空間。舉例來說,期中報告的地方資源調查,多數同學的內容都不算太深入,或部分還是倚賴網路資料。若要求同學的作業皆要使用親身田野調查的資料,同學可能必須花費更多時間,田野訓練應該要更為完備才能達到此目標。而此類問題我後來針對此課程設計進階版內容,算是有初步解決此問題,有機會再另外分享!!
註:圖為學生作品,創作者:黃學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