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豪挺
在當代教室或課堂中最令教師感到困擾的問題,即是學生或聽眾注意力稀缺的問題,特別是手機的普及,讓授課老師往往每次上課都是與手機爭奪注意力的戰爭,當同學們對於老師授課的內容感到無聊時,往往注意力便會轉移到手機中。這兩篇文章我想分享我嘗試使用個案教學與焦點討論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也會提到這樣的作法存在的侷限。
個案教學是源自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常見於商學、醫學或公共政策領域的教學,其教學主要是提供學生實際的案例,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分析。為了進行此類教學方式,我必須將要講授的學術文章改寫為個案,讓同學能夠討論。一般來說,最容易改編的文章類型是將個案故事與理論分析區分的書寫方式,此類文章的觀點會在分析的段落才會出現,因此只要將個案故事稍微整理、精煉,就可以成為讓學生閱讀的教材。然而若是文章採用夾敘夾議的書寫方式,就必須花費較多時間重新改寫文章,僅留存個案故事,將觀點的部分移除,留待學生討論。
以下我以「族裔經濟」為例,說明此主題的核心內容與教學方式。此主題是讓同學了解少數族群移居至其它國家時,可能遭遇的挑戰與困境。在這個主題中,其中一週討論台大城鄉所教授王志弘所著〈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臺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個案研究〉。這篇文章主要的核心論點在於,在台灣的東南亞風味餐飲店,主要可區分為:
族裔經濟:「由一群有共同文化、國族背景或者移民經驗的人,做為少數族群所從事的經濟活動」。
文化經濟:「以異國風味或少數族裔飲食做為經濟營生的策略,涉及了透過商品或服務的差異化來牟取利潤的邏輯」。
這些店家會有上述兩類的差異,主因在於創業者的背景差異,若是因婚姻移民移居至台灣的新住民所開立東南亞店家,通常經營特徵會偏向族裔經濟,若是台灣本地人或是具經濟優勢地位的東南亞裔人士所開立的餐廳,則是偏向文化經濟。除上述兩種之外,還有一類是東南亞華人在台灣開立的餐廳,則是介於兩者之中。
在這篇文章中,我的教學目標有兩個,其一為讓同學能理解在台灣的東南亞店家的差異性與其特徵;其二是讓同學透過案例分析瞭解文化經濟與族裔經濟兩類的概念。為達到上述目標,個案內容的角色必須包含不同族裔類型或商業型態的店家,同時店家也要有不同的經營模式方能凸顯東南亞風味餐廳的差異。因此我主要以王志弘該篇文章內的報導對象為基礎,將東南亞風味餐廳區分為三種類型,接著以該文的資料與過去筆者調查東南亞街區的田野資料改寫個案,讓三篇個案在店主身份、開店動機、資金來源、員工組成、顧客型態與經營模式等幾項元素有所差異,而這些差異再透過課程提問設計,讓同學能進入這三種不同的東南亞店家類型的情境,透過相互比對與參照,思考這三種類型店家的商業活動所反映的特徵。
舉例來說,在第一種由新住民所開設的「族裔經濟型」餐廳,他們會從自己國家進口食材,強調自己的料理能接近他所認知「道地」的味道;而第二種類型的由台灣人所開的「文化經濟型」餐廳,則是以顧客是否能接受,成本是否能更低來考量,而不會考慮味道的在地與否。當同學閱讀完三篇文章後,經過引導多半能達到我所設定的教學目標。而至於如何引導,我則嘗試使用焦點討論法, 在下一篇再跟大家分享我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