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從各大學開始盛行關於「服務學習」、「社會責任」與「社會實踐」相關課程,希望讓同學能走出教室,探索真實社會,甚至期望讓同學們能夠創造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許多大學週邊的場域,開始成為學校教學的一部分,隨著學期的輪替,每年有不同學生進入相同的場域,展開觀察與訪談。對於學生而言,這是頗具效果與意義的教學模式,讓同學不再面對僅是想像、虛擬的問題。而是實際接觸他們週遭的某部分人群所真實面對的課題。
然而此類課程執行數年之後,許多當初未曾料到的問題,便一一浮現,有時就會聽聞某大學周邊的社區居民抱怨,該大學學生每學期都來問一樣的問題,做一樣的事,更有甚者抱怨學生沒禮貌、不尊重對方的聲音時有所聞。原先立意良善的課程設計,往往因為各種因素,反而導致造成社區的困擾,更遑論解決社區的問題了。
而面對此一現象,我並沒有能有效處理的解方,但作為一個學校開課教師,以及過去在社區組織服務的經驗,我想此類設計在地社區的課程,社區組織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它能協助課程運行更為順暢,也能扮演課程與社區的中介角色,讓課程的產生真能為社區所用,以下一些初步的想法能與大家分享。
無論是質性研究方法的書籍,或是有過田野調查經驗的研究者,經常會提到關鍵報導者的重要性,而社區組織往往扮演著類似關鍵報導者的功能,在筆者任職於社區組織的期間,經常有對東南亞議題有興趣的學校前來詢問,請我們提供一些建議,特別是想做訪談或觀察的師生,我們能提供相當大的協助,讓他們調查的過程中能夠趨吉避凶,諸如那些店家態度冷淡,那位老闆娘樂於分享等等,同時也可透過導覽等方式分享既有的田野資料。對這些學校而言,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入某個田野,至多只有3-5天的時間內夠進行調查,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地組織對於學校師生就有著極大的價值,能在既有的基礎,訪問更深的內容。
如同前述,這些涉及場域調查的課程,若是已開設數學期,便會產生每半年就必須進行觀察訪談的循環。對店家而言,若是每半年都必須回答類似的問題,甚至不只一間學校前來調查,便會產生對於店家過度干擾的情形發生。在這種情況,社區組織能扮演中介的溝通角色,瞭解學校與店家之間各自的需求,並適時回饋店家。舉例來說,對店家而言,最實質的回饋,莫過於能增加消費,因此我過去總是希望來訪學校的用餐能由我們轉介至經常配合的店家,讓店家不僅是得到較不明確的媒體效益,而是能實質得到收入。
就社區組織的角度而言,社區組織的發展其實相當不容易,因此若我們找到得以配合的社區組織時,也要思考課程產生如何能實際地回饋在地組織,通常最常見也最務實的做法即是提供講師費或其他費用給予組織,畢竟對這些組織而言,儘管有著社會實踐的理想,但同樣也必須思考日常的基本開銷,以及讓自身能過活的薪資,當學校在經費許可範圍內給予報酬給與社區組織,也才能讓社區組織能持續發展,與在地建立關係、發掘問題,並反過來提供學校更多的資訊與在地知識,讓學校所規劃的在地探究課程有更多優化的空間,成為良性的循環。
更進一步來說,無論是高中或大學課程議題的設計,若能配合在地社區組織的發展與規劃,更能夠讓課程產生社會實踐的效果。相對於學校,真正有心耕耘的社區組織才是對於在地最為了解,且最能產生影響力的主體,而他們的行動也是因應社區當下需求所推行的方案。因此,教師在課程設計時,能夠與社區組織有更多討論,將組織目前推動的議題納入課程目標,這樣同學們在課程產出的成果,對於組織與社區而言,才有可能有著實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