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豪挺
這幾年來,我陸續開了幾門地方(場域)探究的課程,包含「翻轉移民區病理的體驗設計」、「東南亞街區探究與設計思考」與「服務設計與社會創新」等,這些課程的場域包含台中東協廣場、埔里客運站周遭與暨大校園。而課程成果會讓同學產出實境遊戲或特定場域問題下的解決方案。
由於大部分修課同學對田野調查相對陌生,因此會安排相關工具的講授與演練,其中一週我主要講授「環境行為觀察」,使用《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一書作為教材。過去傳統的研究方法教學,主要採用講授法或是同學分組導讀內容,再由教師針對重點深入說明。然而針對此類要實際操作內容的課程,僅以講授法較不易使同學瞭解每項工具如何運用。因此在此單元我嘗試設計了體驗活動,讓同學去理解每個工具的運用方式。接下來我以「觀察實質痕跡」為例,說明課程的設計與運作。
「觀察實質痕跡」是指未透過訪談前初步瞭解場域潛在問題的方法,它主要是留意過去人們活動的遺跡,從這些線索來推論為何某些空間會有如此的變動,人們如何使用這些空間,他們對於空間的感受為何?更進一步從人們對於這個空間的使用,可以看到使用者如何表現自己,他們的認同與文化。我彙整書中的方法,歸納四種蒐集線索的原則,分別如下:
1.「活動副產品」:人們在特定地方做的事情,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2.「調整的空間」:使用者改變環境的某些東西,以符合他們所希望從事的活動;
3.「自我表現」:人們透過改變環境,來呈現個人或團體的特性
4.「公共訊息」:傳遞某些訊息給予公眾。
在講授這四個元素的內容時,我採取四個步驟進行教學,首先,我蒐集約15張的圖片,讓學生自行瀏覽這些照片中看到什麼樣的現象,且從現象中透露出什麼樣訊息,在這個部分我不提供同學任何概念的提示,讓同學從自身經驗解讀這些照片的特徵,或者同學覺得有趣的地方;第二步驟則是小組討論與交換意見,並以組為單位簡單書寫這些照片的特徵;第三部分則進行全班的討論跟講解內容,在此部分我會針對這四個概念進行講解,說明照片與四個元素的關連。
在這樣的過程中,相較於純粹講述法,能夠激起更多的討論與觀察的角度。舉例來說,下圖為關於新加坡當地的兩張照片,圖1為新加坡地鐵站的公告,圖2則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廁所內的公告,這兩張照片主要談的是「公共訊息」背後所呈現的文化特色或意涵。
以圖1來說,原先我要表達從圖片中可推測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主要的族群包含華人、馬來人跟印度人,該國的語言包含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與英語。圖2則想要表述新加坡過去為何被形容為保姆國家,從該國最頂尖大學內的公共告示,反映了政府對於人民的態度。然而在同學的討論中則提到圖1同時也呈現新加坡保姆國家的特徵,且並提問為何圖1是以四種語言寫成,但圖2僅以中文書寫,這樣的差異是否反映了該國不同族群的行為,而這些討論都會有助於同學對於觀察原則的理解。
當三項原則討論與講解後,接下來會進行第四步驟,讓同學以這四個元素實際觀察校園周遭環境,最後回到教室向全班分享他們所觀察的現象,分享所拍的照片與哪個元素有關,以及照片背後有什麼現象值得進一步探究。舉例來說,某位同學在某個辦公室發現此空間無論在這個隔間玻璃、桌面,或是大門內側面都會看到「請安靜不要大聲喧嘩」的標語,這可以進一步透過訪談瞭解為何該間辦公室要不斷地在各個地方用同樣的標語去提醒學生安靜。另外有一組同學拍攝某間辦公室的影印機上方貼滿不同形式的標語,包含要付費、填寫登記表等等,同學推論在這個空間裡面,可能蠻多使用者對於這個空間的使用規範不熟悉。
我曾操作此單元數次,歸納出幾項經驗有助於教學更具效果。首先,在觀察與反思的階段可再更為深化,如同前述,同學們透過不同自身的經驗,會觀察到不同的現象,若所展現的相片有更豐富的意涵與解讀空間,可以激盪出更多的內容。再者,過去我是將照片整理成電子檔,讓同學去雲端瀏覽,但若經費許可,用實體照片讓同學進行討論,會有更好的效果,同學們也會更留意相片的細節。第三,隨著同學的投入動機強度與領悟力的差異,對於這些概念的理解程度依然有所落差,特別是通識課程的同學動機相較於系所課程的同學為低,因此在總結與討論時,必須視同學理解情況,反覆解說,才能確保同學們均能理解相關概念。
註:此文曾發表至2022年「高教人社教育發展暨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學術研討會」,並經簡化與改寫。